查看原文
其他

连通草海、重现“洗马河”……翠湖将重返老昆明记忆中的模样

2017-03-02 云南网


“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

——作家汪曾祺如是说



3月1日,昆明五华区对外透露《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初步编制完成,开始对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进行整治提升。


“突出城市历史文化,打造城市的生态名片,让昆明故事一直延续下去。”



在了解“昆明故事”之前,你知道翠湖的变迁吗?


翠湖在元代以前,是临近滇池潘家湾的一个湖湾,李专《菜海行》诗中说:“昆云南翠湖明池水三百里,菜海与之为一体。菡萏之国蛟龙窟……”翠湖涌出之泉水,直接入注滇池。


又被人们称为“菜海子”、“九龙池”。


昆明地方史研究者“风之末端”认为,当时按照蒙古语称呼湖泊的语言为“海子”,因为在浅水处种植莲藕茭菱等菜蔬,得名“菜海子”,这是翠湖的第一个乳名。


翠海东北面湖中,有九个出水泉眼,“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远征云南,明军以迅雷之势平定云南。西平侯沐英留镇云南。


1386年,沐英开始筑昆明砖城,将翠湖圈入了城内。


沐英是极爱马之人,来到云南后的每一天,他都要牵着自己的马在河边散步,给爱马洗澡,疏理毛发。“万柳郁成行,牵来老骕骦。将军思洗甲,神骏自生光。”有诗这样记述沐英洗马。清末陈荣昌也有《柳营洗马》诗:“不图城市里,乃有亚夫营。伏枥新羁马,和戎罢旧兵。愿将凡骨洗,誓与乱流争。神骏滇池出,边尘会荡平。”是时,沐英一腔豪情,他鼓动将士“种柳牧马”,建起了一座“柳营”,以仿效西汉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的故事。


至今,在云南省图书馆大门进去几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石拱桥,下面还能看到有水在流淌。据说,这就是当年沐英洗马时的洗马河的一小段痕迹,老昆明都知道这就是洗马河。


吴三桂入滇,踞五华山永历皇帝故宫而居,大兴土木,建平西王府。王府扩展到了九龙池,“填菜海之半,更作新府”。当时的菜海子(滇池)虽然不到原来的一半,但它仍然与滇池相通。相系的纽带是一条清澈的河流,也是沐英当年洗马建营的洗马河,洗马河贯通菜海,注入小西门外湖湾。

(翠湖变迁图由著名历史文化学者朱惠荣教授手绘)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清军“克云南,入其城”,“洪化府”此后改称“承华圃”。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翠湖湖心岛上建“碧漪亭”,后称“海心亭”。


倪士元、倪琇及住持雨庵,兴建莲华禅院工程,前后历时二十一年,至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年)嘉平告成”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云贵总督阮元,在翠湖沿“放生池”竹篱筑堤,“由寺南绕出寺北。”后人称“阮堤”。


清光绪十年(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重修莲花禅院。凌士逸撰禅院联:“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


清宣统元年(1909年),翠湖西岸明代柳营、清初吴三桂新府之地,兴建“云南陆军讲武堂”。



继阮堤之后,民国时期唐继尧横建一东西向长堤将翠湖一分之四,即唐堤。


翠湖遂成今日格局。


民国初年,翠湖被开辟为公园。


从早期作为昆明的水运码头,到后来官府机构、文化和宗教的聚集,翠湖片区积淀着整个昆明的文脉。


而今天五华区开始对翠湖片区进行整治提升,沉寂的昆明文脉将再一次焕发光彩。

(恢复云大—翠湖历史通廊预想方案效果图)


初步规划7大措施助力整治


★恢复历史景观格局,通过建筑色彩控制、夜景照明等方式凸显历史视廊


★充分挖掘和系统展示历史文化资源,打造5个不同主题的翠湖文化核心区


★打造特色突出、导引明晰的城市家具和标识系统


★积极利用非遗,丰富翠湖内部和周围的业态


★完善翠湖周边的交通、步道系统,发展公共交通,利用好规划的地铁5号线,更好地服务于翠湖片区


★整治环湖界面与建筑风貌,将环湖界面的建筑风貌分为老昆明传统建筑风格、近代中西合璧风格、带有民国特征的现代风格、现代风格4种类型


★优化夜景照明,除更新翠湖公园内的灯具,采用更节能、便于维护、景观效果更好的灯具之外,还考虑到红嘴鸥迁徙,冬夏将采用不同照明模式,以防灯具对鸟类造成干扰




行动方案


目前,五华区已经全面梳理了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规划所涉及的核心区、拓展区项目,初步编制完成了《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将分期、分步实施并重点梳理编制2017年和2018年的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间,推进整治工作,目前初步预计一期工程将投入资金15亿元。



4月20日前完成翠湖公园内部摊位的清理,缩减低端商业规模,以便围绕莲花禅院、海心亭、阮堤、唐堤等重点区域开展翠湖公园内部整治工作。


今年内



☆微整治先生坡

历史上这里驿站云集,是翠湖向外连通且服务于乡试的一条街巷。而现在先生坡两侧都是较为封闭的老旧住宅区。通过微整治,将拆除周边的临违建筑,并在这里形成小型的开放式绿地让大家共享,营造出幽静、静谧的环境。



☆微整治沈官坡

沈官坡位于桑梓巷口至翠湖南路,这里有一个著名建筑“石屏会馆”。据坊间传闻,沈万三被发配云南充军并在此度过了最后的岁月,沈官坡就是他居住过的地方,不过这条小巷已经在发展的历程中逐渐隐没在了昆明城里。



未来5大文化主题区串联

讲武堂、闻一多旧居、云南贡院……翠湖周边有太多值得一看的历史故事,但目前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都比较散,很难形成一条线路。以后,翠湖周边可能会以历史文化步道的形式,串联起翠湖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点,打造5个文化片区。


(一堂两馆文化片区预想方案效果图)


★一堂两馆文化区




是指讲武堂、科技馆、图书馆片区。将扩大讲武堂文物的建设控制地带至一堂两馆范围,拆除范围内不相关建筑,还将提升科技馆功能为创意创新办公基地,使这一片区成为省级文化中心。


★地方文化展示区



包括翠湖南侧以石屏会馆、基督教堂为核心的片区,沈官坡、景虹街、石屏会馆都在这里,拆除老旧建筑,建设石屏风物馆,对现存一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修缮和环境提升,作为老昆明生活记忆的展示空间。


★民族精神传承片区


(朱德旧居)


(卢汉公馆)


(唐继尧公馆)


(王九龄旧居)


翠湖东南方聚集了大量体现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的遗存,黄公祠、卢汉公馆、朱德旧居等多处资源打造为民族精神传承片区。


★科考教育文化区



将打造云南大学附近的科考教育文化主题片区,打造文艺的、生活气息浓厚的小街巷。


★湖心岛片区




规划清除临时商业设施、整治环境、恢复丰富的文化活动。



重现“柳营洗马”田园牧歌


晚清进士陈荣昌写《九龙池八景》当中第五景“柳营洗马”,就是已消失的翠湖河道洗马河边的田园牧歌景象。


初步研究洗马河就在现在省图书馆的下面,希望能在附近打开一段河道,重现“柳营洗马”的历史美景。



恢复昆明大小“三山一水”格局


上世纪50年代,从翠湖还可以看到长虫山蜿蜒的美态,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挡住了这些原有的自然景观。新的改造提升将以生态修复为基础恢复城市历史景观格局,重塑历史景观视廊,通过对周边新建筑的高度进行严格控制,让空间更有层次感,恢复曾经云大—翠湖的历史通廊。


翠湖下一步还计划通过整治连通翠湖与草海,“恢复小三山一水与大三山一水相连的历史生态格局”。


“大三山一水”,指的是长虫山、金马山、碧鸡山以及滇池,它关系着昆明生态的安全性。“小三山一水”,指的是城内的五华山、圆通山、螺峰山以及翠湖,它是整个昆明的城市绿肺。



对每一个昆明人来说,翠湖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它更像一种印记,一旦触及,心就变得柔软起来。


希望通过改造提升后,让翠湖这只城市的“眼睛”更加明亮!


最后,借汪曾祺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整合:陈创业

来源:云南网 春城晚报 云南画报 都市时报 金碧坊论坛

编辑:曾钞

云南网整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

开学日 你感受到昆明的爱(堵)了吗?

昆明滇池航运将恢复!明年9月就可打着“水的”去“古滇国”

重大提醒! “剁手党”们不看此文,网购、寄东西一定会吃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